资讯新闻

news center

“第二份半价”背后有哪些经济学原理?

来源:本站 │  网站编辑:system │  发表时间:2021-01-22 10:04:31

1、价格歧视


价格歧视,不是真的“歧视”,而是一种差别定价策略。

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,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。

假定一项产品从10元到100元,都有人愿意消费——

但如果定价100元,固然能赚取较高的单位毛利,却会吓跑低价位的消费者; 

如果定价10元,留住了低价位的消费者,却没有充分赚取到高价位消费者的毛利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对商家来说,最佳策略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定价。

在“第二杯半价”中,“价格歧视”是为那些不愿意为第二杯付原价的、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准备的。 

对于商家来说,当然能多赚一点是一点。但是消费者已经不肯为第二份食物或饮品付同样多的钱了,因此可以采取差别定价的策略,这就是所谓的“价格歧视”

 

2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

 

效用,可以理解为顾客消费某件商品获得的满足感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,意思是顾客每多消费一单位的商品,从中获得的效用(满足感)会逐渐减少。

 

咱们拿“第二杯半价”来举例,消费者的“效用”就是从喝饮料中获得的满足感。

假设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感划分为0~10分,喝第一杯饮料,可以从0到7分,喝第二杯饮料,能从7到9分;明显喝第一杯饮料的时候,带来的满足感的提升大于第二杯饮料。如果用同样的价钱买两杯饮料,就会让人觉得第二杯是“不值得”、“可有可无的”。此时采取“第二杯半价”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第二杯。

 

03|总结|

采用“第二杯半价”,至少有两个好处:


一是最大化商家利润。

 

对于只打算买一杯饮品的顾客来说,“第二杯半价”不会影响他的购买行为;对于本来就打算买两杯饮品的顾客,相当于获得了七五折优惠;对于可买可不买第二杯的顾客来说,可能为了获得优惠买第二杯,或鼓动周围的人买第二杯。

 于是,商家既用折扣吸引了对价格敏感的人群,实现了促销,也没有给那些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折扣,这种营销策略比简单的打折更能增加利润。当然,“第二份半价”的前提是,核算好自己的成本。

 

二是制造噱头。

 

“第二杯半价”作为一种营销手段,目的十分明显:制造优惠噱头,维护客户关系,带动额外消费。必须承认,比起直接打折或优惠,“第二杯半价”无疑自带营销噱头。比如,在几年前盛行虐单身狗的潮流里,就衍生了“有一种孤独,叫做第二杯半价。” 再比如,在近年来单身狗开始反击、单身主义盛行之时,也有:当然,还有一种情况,与“孤独”无关,与“吃货”有关:

“只有单身狗才会觉得第二杯半价是孤独,单身猪不会,因为她两杯都可以喝掉。”无论如何,消费者对“第二杯半价”对营销策略有反馈,恰恰证明了他们很吃这一套。而只要消费者愿意买单了,营销就算成功了。


 

免费试用

专注于门店营销拓客+盈利提升,8年行业经验,专业的门店全方面盈利生态服务商